佛宝网首页

首页 >> 佛法修行

融入一体世界,深入剖析《心经》中的智慧,开启心灵成长之旅

 2024-05-04 10:29  


第 3.4 章 溶入本体世界--《心经》I.1.159(10)

佛是什么?是父母给的名字吗?是婆罗门的名字吗?

世尊以偈颂回答道

"佛陀看到了过去,也看到了未来,他寻求的是历世的抉择,纯粹的苦,没有暂时的乐。

他还看到了现世,一切行为在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一切生灭,尘垢尽除。

智慧了知并实践了一切应实践的,拔除了万物的荆棘,因此佛陀被称为平等心"。

一切应断已断,是故名为佛。

佛法分享

融入一体世界,深入剖析《心经》中的智慧,开启心灵成长之旅

这是说自我将自己从一个现实世界中分裂出来,进入自己所渴望的梦幻世界。自我分裂后,便生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中,坠入无边的苦海。

善、恶、美、丑、是、非、善、恶、圣、凡、净、不净、高、低、大、小、...... "这些概念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都是 "自我 "分裂出来的。现实世界是--包含一切,包含所有对立的两极;整个存在是--一体的、无差别的。但 "自我 "并不喜欢这样的世界,他有许多 "要 "和 "不要"。

自我 "想要 "的东西被概括为--好、美、是、善、圣、纯、高、大、优......,然后尽其所能去追求。自我 "不想要的东西被归纳为五个黑色类别--坏的、丑的、错的、恶的、凡的、不纯的、低级的、渺小的和劣等的 ......。- 然后,它竭尽全力地拒绝它们,并迅速寻求 "划清界限"。这样,自我就构建了一个理想的 "梦幻世界"。凡人在构建自己的梦幻世界,修行者也在构建自己的梦幻世界。

凡人以自我的好坏标准来定义一切--对我好的就是对的;对我不好的就是错的。

边界 "是冲突和战争的导火线。自我 "创造的二元对立世界是无边的苦海。

心平气和 "是消除所有二元对立的概念,溶入不可思议的合一世界。(但它并不是没有凡人想象中的对错、善恶概念)。

II-664 (890)

当时,世尊告诉诸比丘:"我将为你们讲述无为法和无为道。你们要认真听!好好想一想!什么是无为法?就是 "无为法"。"无为法 "的意思是,贪欲永无止境,嗔恚永无止境,愚痴永无止境,各种烦恼永无止境。无为之道的标志是什么?就是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这就是无为之道的痕迹。"

佛说此经之后,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若无、若难见、不动、不屈、不灭、无漏、覆藏、洲、助、依、拥、不流、离炽盛焰、离烧、流转、清凉、微妙、宁静、无病、离一切、涅槃亦如是说。

分享佛法是个好主意

本经实际上是二三十部经的浓缩。经中提到的 "非有、极难得见、不动、不舍、不灭、无漏、依...... 稳、无病、无所有、涅槃",是佛陀试图从不同角度描述空性的奥秘。这是真正的解脱者所领悟并溶入的世界。

空 "没有名字,你想给它贴什么标签都可以。

道可以是道,但它不是道;名可以是名,但它不是名"。佛陀明知不可说,但出于慈悲还是说了。然而,"真理 "一旦落入 "语言文字",众生就会立即将其转化为心中的名称或概念。同样,我们看到了手指却看不到月亮,同样,我们继续批评。

一旦 "空 "被说出来并被付诸文字,众生就会立即在头脑中将其转化为 "空、性空、执空、坏空、空无边想"。虚空的特征之一--"涅槃寂静",一旦被言说出来,就会迅速被头脑转化为一个哲学名称、一个概念,或者是对未来理想世界的规划,或者是个人使用的秘密武器。

"至道无难,难在选择"。如果你能超越由自我构建的二元对立世界,就能立即领悟涅槃的另一面。"只有无为,才能超越无门;只有无为,才能进入涅槃;只有无为,才能溶入平等世界、一体世界。

僧伽 331 (293)

有者生,有者住,有者异,有者灭;

非有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

佛法教义

有 "是现象界。现象界的万事万物都要按照因果生灭的规律生、住、异、灭。

非有 "即 "空",即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这就是无分别、无缘生法。

406 的第四个补充

"你的根基清净,面目异于常人,你现在是在什么三昧中游历呢?"

舍利弗对佛陀说:"是的,世尊!我一直在空三昧中游走。"

佛陀对舍利弗说:"好!很好!很好 舍利弗!我能在虚空三昧中畅游。所以说,虚空三昧是一切三昧之首!有比丘游于空三摩地,无我、无人、无寿者,不见众生,不见诸行缘起,不见亦不造诸行缘起,无有诸行,不受.......。

得此空三摩地而无愿者,得无愿三摩地;得无愿三摩地而不愿死、不愿生彼处,无想者,得无想三摩地。这些众生在生死中徘徊,都是因为没有三昧。观法有,则得空性三昧,得空性三昧,则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年,我为得空性三昧,七日七夜看道树,眼睛从未眩晕过。舍利弗!以此方便,知空三昧,于一切三昧中为最第一三昧;三昧之王,空三昧是也!

佛法分享

虚空三昧--很深很深。拈花微笑,拈花微笑,拈花微笑,拈花微笑,拈花微笑,拈花微笑,拈花微笑,拈花微笑,拈花微笑,拈花微笑,拈花微笑,拈花微笑。

真正证悟空性三昧,是远离颠倒梦想(无想无愿),成为菩提璎珞。(若依文解,易成反角)。

附录五《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诸法空相。因此,空中无色;无意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无眼识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无集、无灭;无智慧,亦无成就;因此,无成就,即菩提心。般若波罗蜜多光中,心无忧虑;无忧虑中,无恐惧,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般若波罗蜜,是大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曰般若波罗蜜咒。也就是说,咒语是: 净饭王,波罗净饭王,波罗僧净饭王,菩提萨婆多。

佛法分享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阐述了阿含中深奥的 "空"。

心经》描述了空性的微妙世界,揭示了空性的特征。

空性是所有宗教的终极核心。只有找到并溶入空性,我们才能摆脱颠倒梦想,到达不生不灭的终极涅槃世界。

标签: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