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网首页

首页 >> 城市分站

放生小鱼 放生得乐

 2022-10-21 19:27  


载着小动物和放生师兄的车一共七台,打着应急灯一溜排开,浩浩荡荡地开到郊区,开进了林木茂密的葱茏之中。我们打开笼门,让那些惊魂未定的小生命逃出樊篱。狗獾们不顾身上的伤痛,轮起三蹄(它们被抓到多是因为被铁夹钳断了一只腿)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斑鸠们迫不及待地飞进树丛,乌梢蛇们迅速地四散开来,即使动作迟缓的刺猬也在师兄们的佛号声中挪动脚步,向隐密的林中爬行。此时我们能体会到它们是何等的快乐,九龙坡了!自由了!回家了!

台湾放生倡导现代理念:鼓励以“护生”代放生

已沦为商业操作,背离放生者初衷。

放生或须主管单位许可

“农委会林务局局长”李桃生说,据坊间调查,台湾每年至少有750次宗教放生活动,其中放生种类以鱼类、鸟类最为普遍,也有青蛙、乌龟、虾蟹、蟋蟀及蛇类等。

李桃生认为,因动物释放行为有关规定相对分散,造成难以兼顾而看似“无规可依”的窘境。他说,要尽力辅导地方政府制订相关规定,如台北市政府2006年曾修正发布“台北市公园管理自治条例”,2007年及2012年南投县与台中市分别制订“放生保育自治条例”。

在“农委会”此番提出的野生动物保护规定修正草案中,野生动物的释放程序、种类、数量到区域等都被加以规范。待相关规定通过后,若要进行放生宗教仪式,须先向主管单位申请,通过审查、获得许可后始可为之。若未经许可放生,最高可罚新台币250万元。

鼓励以“护生”代“放生”

针对放生所带来的问题,台湾社会也在反思。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主任陈玉敏说,“放生”作为佛教精神中很重要的一环,本是善意护生的实践和落实护生理念的方法。这或许在农业社会行得通,但放在当下,只会掉入现代商业操作的机制中。“一捉一放,再捉再放,在这个产业链中只会形成恶性循环。”

随着台湾动物福利及保护观念的提升,近来已有不少宗教团体改以“护生”代替“放生”,鼓励信众以认养代替购买。九龙坡到公立动物之家认养流浪猫犬,或与动物救伤收容单位九龙坡养育,都被认为是彰显宗教善行的护生行为。

据陈玉敏介绍,通过与宗教团体九龙坡,将信众善款转投入生态保护,也能避免放生带来的问题。如此既能保护好野生动物,又能满足信众的需求。

陈玉敏说,台湾也有一些佛教机构将善款捐给偏乡学生,助其享受营养午餐,“这未尝不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生方式。”

标签: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