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网首页

首页 >> 城市分站

七台河哪里代放生乌龟

 2023-02-10 02:25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五节 僧…

  看了唐代的律令格式的具备,便知那是完成法典体系的时代。佛教,持有印度传来的律藏,以其戒律作为教团的自治和经营的规范。但是,中国佛教的社会发展,不仅对内有师弟、弟子、兄弟等的相互关系,尚有对外方面的社会国家的种种问题之处置,因而产生了超出于古来戒律范围的东西,作为中央集权的国家,也就有其多少要在法制上加以规定的必要。依据《故唐律疏议》卷六的名例、卷一二的户婚、卷一九的盗贼律,对于僧道之犯罪者,有依俗法推勘之判例。再看日本的太宝律令、僧尼令二十七条,一向被认为是依据被牧于唐永徽律令的道僧格而来。至于唐所谓之道僧格,近几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贞观律令的制定为止,唯其条文散佚不详。唐朝国家对于佛道二教的诸问题,采取以俗法推勘的方式,亦以处理犯罪的僧道,这些基本的条目,可知已规定在道僧格之中。因此,依以戒律组成的佛教教团,在自治权方面,已感受到极大的侵害。但在掌握着广大领土的唐朝,在其世界性的专制君主的国家政治的体制之下,应加以注目者,乃是对佛道二教的宗教行政之组织化。

  唐朝,严禁新佛寺的建造,严守佛寺定数制的方针。隋代的佛寺,是以寺监统理众僧,唐朝的佛寺则定出了称为三纲之制的上座、寺主、都维那的职称,由众僧之中推举产生之后,国家予以任命。

  然在唐初之际,中央及地方的僧官制,尚在不振作的状态之下,故于唐高祖武德初年(西元六一八年),起用十大德,来管理僧尼,这是从国家行政之急切整顿中产生的。到了唐中期,便渐渐地完成僧录制度。唐宪宗时,任命端甫为左街僧录,灵邃为右街僧录,也就是在京城长安的佛教界,设立分为左右两街的僧录,以统理首都内的佛寺及僧尼。在这之前,唐都长安,盛行造寺起塔的功德事业,受命经办这种事业的长官,称为修功德使。代宗之时,第一任的内外功德使,是李元琮与李宪诚,他们两人,都是不空三藏的在俗弟子。以一位统率首都长安禁卫军的李元琮为京城寺观功德使;又以另一位在宫廷享有权势的宦官李宪诚为内功德使,以唐都长安作中心,指挥推展寺观的修理营造,以及盛大的佛教法会仪礼的举办。这便是不空三藏宣说的禳灾招福的国家佛教。然到德宗掌政之初,诸政为之一新之际,对于这种以掌军务之人担任功德使,而与唐室统理释教的性质全然相违的事,一时曾被废止,但在不久之后,又形复活。这样的功德使权力很大,乃至掌握鸿胪寺的僧道人事的推举权,然此权势的发挥,竟未考虑到唐室的衰微,继续进行着造寺起塔以修功德的事业,此也正是引起武宗会昌破佛运动的远因。

  对于中央称为僧录的僧官,另有地方的十道,名为僧统的僧官,又有各州被呼为僧正的僧官,住于开元寺等的各州官寺,统理辖内的佛寺及僧尼。一到唐代中期之后,由中央而到地方的僧官制度,已经完备,但其权限,全被俗官的形势所夺。纵系鸿胪寺之所管,亦因功德使的出现而权限转移。不过,开元之后的有唐一代,以尚书省之下的祠部,作为统理佛道二教的中央官署者,乃是通例。

证严法师:慎选人生方向

  世间有许多微妙的事,譬如心境,有时一点点起心动念,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倘若心的方向正确,开阔能容,可以‘心包太虚’,包容整个宇宙;将心收回,又可以隐藏在毫芒中。这念心,可大可小,不是很微妙?

  用心在对的地方,可以感受心地风光之美,悠游天地万物之间,体会虚空之下清净的世界;何必费时远赴他方,欣赏心外风景。

  觉与迷都在一念之间

  我们需时时谨慎,否则一念偏差,即使微如毫芒,也会踏入陷阱。有位黄居士看到儿子沈迷计算机,想要辅导孩子,就先‘探路’,了解是否真有那么好玩;未料反而沈迷计算机中,父子俩都迷得废寝忘食,甚至睡到半夜又起来玩。

  觉与迷都在一念之间,要好好地运用智慧选择。如这位黄居士早在九二一地震时,慈济人上街头劝募爱心,他觉得人人付出一分爱心是理所当然,因此成为慈济会员。

  慈济人还邀请他一同到灾区付出一分力,他认为到灾区帮忙很好,就答应了。到灾区服务的那天,凌晨三点多黄居士骑车出门,沿途下着毛毛雨,心想:我是吃饱太闲吗?天未亮就出门,天气又那么冷。当下就想回家,接着又想:既然已出门,若不参加岂不可惜?

  内心几番挣扎,到了集合的地方。慈济人看到他,端出一碗热腾腾的稀饭,招呼着:‘师兄,先吃点热的。’他手捧着热粥,心想:寒冷时能有一碗热粥,真是温馨,又想到:如果灾民也能捧到一碗热粥,不知有多欢喜。

  承担方知难 做中涤习气

  一念发心,黄居士开始投入志工行列;可是他有个习惯改不掉──烟与酒,参与慈济活动时,不敢公然吸烟,若是忍不住就偷溜出去吸烟。直到有次看大爱台,听到我说:‘一个人个子那么高,还抵抗不过短短的一支烟。’

  他猛然醒悟,觉得自己很没志气,当下就决定改变,一路走来不断地自我纠正人生方向。在沈迷计算机的那段时间,慈济人见他对计算机很有兴趣,灵机一动,请他承担活动记录的影片剪接工作。

  黄居士投入剪接后,有时会起烦恼、埋怨,觉得别人拍摄的影片不够水平。他太太就说:‘觉得别人拍得不好,你自己去拍,看能不能改变质量。’

  于是他扛起摄影机,记录慈济人的活动;剪接拍摄回来的画面时,看到自己拍的影片反而更糟,才知道真的很辛苦也不容易。

  他从网络电玩世界,转入计算机剪接,渐渐地培养出兴趣,不知不觉中也戒除恶习,往利益人群的方向走。所以,是非善恶都在一念间,能好好地慎选方向,就是美好的人生。

标签: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