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网首页

首页 >> 城市分站

石柱代放生一般在哪里好

 2023-02-12 13:47  


nbsp

  No. 1191-A 西方确指序

  丁未夏过雪山和尚方丈。和尚出一书授(余)曰。此宝筏也。且缘起甚奇。明末时。吴城八友同修[糸-八]门。日请乩仙以谈其术。于卒也。有仙至。所谈与诸仙异。因日事之甚狎熟。久之。忽劝以念 佛。众问念佛可乎。曰善。众皆称南无佛。曰不如是念也。众问如何。曰汝须合掌至心。向西顶礼。念南无阿弥陀佛。众从之。于是为之微细开示念佛法门。令舍伪归真求生极乐。始宣示夙昔因缘。菩萨名号。及现异香天花种种灵瑞。而八人者。皆反其邪修。归于正信。无朽者。八人中之师也。菩萨令往三昧和尚处。受毗尼圆 僧相。和尚始难之。既而见菩萨月偈。遂敬礼西方为之剃度。盖菩萨始至时。众以为仙。指月为题求句。因示以偈曰。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无量照群迷。当知本体原无二。不动庄严变化机。始于明崇祯癸未五月二十八日。迄清顺治丁亥十月初二日。前后共二十四会。所说皆修行要妙。因偈中有确指正修路句。遂名之曰西方确指。余读之。身心踊跃。不啻醍醐之滴入焦肠也。因叹奇不已。和尚曰。(余)始亦不之信。既而阅之。神采焕发。即欲不信而不能矣。(余)曰菩萨往昔因中与八人具有大缘。悲念深故权巧接引。此岂同于应乩之流。且观菩萨临行。有曰鸾乩之设。本为神鬼依吾末如之何也矣。是书得之友人王贯三。向有刻板。顷毁于火。吾党诸贤将复刻以行世。子谨为订其章句。次其先后。既成而为之叙如此。

  乾隆三十八年秋八月东林后学彭绍升撰

  No. 1191-B 西方确指后序

  古先圣人。去今远矣。然读其书知其言。决不可以伪为者。断之于理而已矣。佛法入中国千五百年。其间豪杰明睿之士。得一经一偈。决定信入。了脱 生死者。殆不可悉数。而浅智之流。辄以私意窥之。谓其原出于老庄。乃其徒所伪作。即今老庄书具在。试取而与楞严圆觉诸经洁之。其浅深离合之故。略可见矣。老庄所不能为。而谓学老庄者能为之乎。此不能察理。而自徇其私者之过也。近世飞鸾之化行。三教圣贤往往随方应感。宏法度人。是皆出于不得已之心。读其书。知其言。决不可以伪为者。亦断之于理而已矣。西方确指者。极乐界中。觉明妙行菩萨所说法也。其为教贬斥邪修。指归净土。阐一心之妙谛。穷向上之[糸-八]关。诚学佛者之指南也。予反覆读之。作而叹曰。嗟夫莲华国土。不离当处。阿弥陀佛。全体 众生。奈此众生日用不知。未曾发一念回向心。从迷入迷。漂流长劫。可不哀哉。菩萨悲愿深重。与此众生世世随逐。不相舍离。飞鸾之化。与现身说法何异。读是书者。诚能信自本心。如说修行。心心回向。无诸异念。念极情 空。脱然无住。虽现居五浊恶世。已浑身坐在莲华国里。报缘一谢。弹指往生。是果是因。初无先后。如其不信自心。因而不信净土。甚者或疑此书为伪作。则凭非大菩萨应化常事。则是书也。岂可作乩书视也。(余)时即愿刊布流通。广利群有。而因缘未和。迄今己酉春。僧俗道侣。无不踊跃欢喜愿施赀助成。至有读而哭。哭而读。顿舍所爱室宇衣服器具。入深山念佛者。岂非菩萨以无缘慈。摄化众生。不可思议乎。遂与灵曦慧楫二老师。谋付诸梓。梓成道其始末如此。

月悟法师:读“一宿觉”公案的思考

  在《坛经》里,有一则“一宿觉”公案。号称“一宿觉”的高僧是唐代永嘉玄觉禅师(?—713),温州永嘉戴氏子。八岁出家,少习经论,精通天台止观法门,与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大师同出七祖天宫慧威大师门下,谒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于曹溪。与慧能一问答,即悟了禅宗顿教思想,随即就要告别,而慧能留他住了一宿。因此,世有称其为“一宿觉”者。

  玄觉禅师修学天台止观三十余年,而得到掸宗慧能大师印证并盛赞,可见禅、教不二,无二无别。

  昔人称宗下(禅宗)之不许思维分别、直指人心者为祖师禅,教下(天台宗)令人思维分别而观察修为如来禅。祖师禅教人参话头,如来禅教人观心,其实参话头即是“观心”之一种,无非入手处不同而已。《坛经》本曰:“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何渭入手处不同?吾人一念心,本是性体,其病在分别人我法界,故对治妄心,不是除其本体,只是除其病幻;佛以止观法门,令人观心,以妄心能分别,即令穷其分别,细细分别,寻其源头,而迫至极处,忽然觉妄即真,止、观不二。宗下祖师不许分别,左又不是,右又不是;对祖师问时,不得不细心,细细分别,即此便透过一层;待疑情一起,一面观察,一面扫除妄念,是其妙用也。宗下、教下虽入手处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即令明心见性、转迷成悟,疾成佛道。

  其实,佛陀开示种种法门,皆是对机而谈,当机得益,不出天台止观二法,治人“心病”。宋代以降,禅人普遍轻视教理而侧重实修,导致“暗证师”与“枯木禅”者不少;而教下天台宗学人偏离本宗义观并举(解行并重)之本怀,普遍轻视实修而侧重教理,导致“文字师”与“狂慧”者不少。从而,引发了长期的禅、教之争,如来禅、祖师禅孰优孰劣之无聊论争;禅、教因之互耗而逐步衰颓,可叹可痛!

  天台宗强调教理与实修并重,而重辉天台,必定会给予“枯木禅”者注入活力,带动禅宗向纵深发展,俾令禅、教各宗共振之,则可系佛法九鼎于不坠!

标签: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