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网首页

首页 >> 城市分站

铜陵哪里放生的地方比较多

 2023-04-01 08:13  


有人问到说:“学佛至今已经半年,看到不顺眼的事情也很容易生气,请问应当要如何克服?”

首先,要先赞叹提问题的这位学人,因为一般人通常不一定会承认或者是观察到自己有上述的问题,这表示说这一位学人已经能够去观察到自己的问题,进一步也愿意试着去改正它;这不妨是一件善行,所以是应当要随喜而且要赞叹的!

说明瞋恚之法的意涵之前,因为“瞋”与“贪”往往是相随而行的,所以就先略说“贪”这个法;“贪”是指众生对色、声、香、味、触这五尘,或者是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的境界,产生了执着、贪爱的心念。“瞋”就是从自己喜爱相对的境界所生起;也就是说,由于违背(妨碍)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 或者是说让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没有办法继续现起(维持),所以就产生了恼怒、厌恶等心念。所以瞋有时候是从不顺心——也就是说从违逆自己所面对的境界——而产生的。一般而言,欲界之中“贪”的烦恼很深重,所以会有因为失去自己所喜欢的五欲境界而生出的“瞋”;色界的“瞋”,主要不是因为五欲而生起,而主要在于能否安住于禅定的境界而言,这是属于法尘境界的贪;无色界一般而言就没有瞋。

接下来说明我们可能产生瞋恚的情况。古来大德有提到三种情况:一种是叫作“非理瞋”——他不来恼,而自生瞋;意思是说,也许你正无事而闲坐,突然想起一件令你生气的事情,因而不由自主地发起脾气,就想找个人好好诉说一顿。第二种叫作“顺理瞋”——他人来恼,尔乃生瞋;譬如说:你或者正无事而闲坐,或者正忙着做某一件事情,可是某甲此时前来干扰你,让你没办法继续享受清闲,没办法继续做你想做的事,你因此而生起了瞋恚之心;又譬如说:你一向最讨厌某乙,如今在这种情况下不期而遇,本来心里还是一片祥和,如今却因为某乙的出现而顿时生起了瞋恨的心。第三种称作“诤论瞋“——己法言是,他法言非;譬如说,两人在讨论事情,也许是两人的意见不同,虽然各有所长,但双方都自以为是、互不相让;也许你发觉某甲的言论根本是错的,却又不采纳你的说法,或者根本不让你有进一步解释的机会,因为这样的缘故而生起瞋恚的心。我们可以从上述的说明中进一步了解到,产生瞋恚的对象,有时候是因为人、 有时候是因为事。因为人的缘故,所以当自己所不喜欢的某甲不管是做了善事还是恶事,你都有说词,反正就是要把对方说成不对的状况;甚至于说,某甲什么事情也没做,你看到他就是很讨厌!因事的缘故,所以当自己不喜欢的某一件事情,不管是你喜欢的某甲做的,或者是你讨厌的某乙做的, 你一概都觉得不高兴!也许只是说对两者所产生不高兴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而所以有这些状况,就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种到八识田里面瞋恨的种子,今世遇缘而现行的缘故。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靠平常就熏习相关正确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瞋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

至于如何对治瞋恚,这里简单说明如下。首先,我们要观察到瞋心的过患,从而可以减损我们瞋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消除掉。《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提到:“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一瞋恚心者,一切恶中无过此恶。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瞋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 33) 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瞋恚的心,就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果报而受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生不净国障等等。这还只是自身领受的恶果而已,就已经让人十分恐怖了!然而,因为对众生生起瞋恚心的缘故,必然同时会与众生结下恶缘;这样,要实现“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愿,就更加遥遥无期了!因为没有人会愿意来听你说法、接受你的度化?因为一看到你,就会生出厌恶之心的缘故。

《佛遗教经》里面也这么说:“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因为常生瞋恚之心的缘故,都还不用谈到未来世的果报,今世就已经是人见人厌了!因为传出去的话都是坏名声。而之前所造种种善法的因缘,就在自己瞋恚现行的当下就被破坏掉了,乃至于一传十、十传百,就像猛火一样,不但焚烧了自己的善业功德,也焚烧了自己与众生的善缘。 又因为瞋恼众生的缘故,不但难以被众生包容,常常也会被人伺求长短而动辄得咎;未来世生活亦不得安稳,多诸众人之所恼害。所以才说:“劫功德贼,无过瞋恚。”

《大智度论》卷 14 里面也提到说: “当观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瞋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观罪福,不知利害,不自忆念,当堕恶道。”(《大智度论》卷 14)从经论中 佛菩萨的开示,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瞋恚心念对我们的伤害真的非常大!瞋恚的果报会导致自己现世失去善缘而痛苦,死后还会下堕三恶道。假如您是从自己身上亲历这个果报,您一定会有刻骨铭心的痛,这当然不是我们所愿意见到的。如果您能有智慧把他人因瞋受报的教训作为自己的借镜,努力降伏自己的嗔习,您世间道乃至菩提道的修行也将会愈加顺畅少障,这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情形!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离开瞋恚的好处。《正法念处经》卷 60 里面说到:“能舍瞋恚,众人所爱,众人乐见,人所信受,颜色清净,其心寂静,心不躁动,善净深心,离身口过,离心热恼,离恶道畏,离于怨憎,离恶名称,离于忧恼,离怨家畏,离于恶人,恶口骂詈,离于悔畏,离恶声畏,离无利畏,离于苦畏,离于慢畏,若人能离如是之畏,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名称普闻,得现在未来二世之乐。”(《正法念处经》卷 60)意思是说:因为离开瞋恚的缘故,常常和颜悦色,这样众生就比较容易跟你亲近;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心念更加调柔,也真切受用到离开瞋恚的利益,也就会发觉自己的慢心越来越减轻;因为不会因瞋恚而跟别人结怨,当然也就不用担心会受到报复,那就离开了种种的畏惧;慢慢各种功德也可以具足了,这样,不但今世得到利益,未来世也还有更殊胜的果报等着您!

假如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观察思惟之下,还没有办法浇息瞋火的话,还有一种观行可以作参考用来除去瞋恚,叫作“报恩观”。观什么?“观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于己有恩,云何复起瞋欲加之以苦,乃至欲生损害?”这个“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于己有恩”,一开始可能难以接受的!那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譬如说:你买回家享用的一个水果,这之前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呢?有种水果的、采水果、搬运水果、到卖水果的,有发明肥料、制作肥料、搬运肥料、到卖肥料的,有发明车子来载肥料、载水果的,有制作车子的, 有开路的、铺路的,承办这种种事情都需要人的劳作。这还只是一个很简单平常的例子,而现代人取得某一种物质所可能会发生的互相间的关系,其实是说之不尽的!也许你会觉得说:“我只是吃个水果,怎么会有这么复杂的因果关系?我付钱买水果,就这样而已啊!”可是,如果没有前面所列举的那些人分工劳作的过程,恐怕即使你有钱,也买不到水果啊!虽然说自己是付了钱买水果,他们也都得到了相对的报酬,但却也不能否认他们对自己是有恩惠的。如此思维过以后,是不是“起瞋欲加以苦,欲生损害”的念头又淡薄一点了呢?此外还有三种慈心观,也就是众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的观行,也可以作为对治瞋恚的参考。不过限于篇幅,这里我们就不多作说明了。

总而言之,我们应离开“瞋”的过患,得到“离瞋”的安隐。难道你不是这样想的吗?可是说归说,做的时候往往觉得力不从心。譬如说,有时候一想:“对方这么过分,应该要教训他一下。”可是转念又想:“不要啦!现在我已经学佛了,要慈悲一点。”可没一会儿又想:“这件冤仇真的是不共戴天,非报不可!”可转念又想:“不对!我已经受了菩萨戒,乃至杀父之仇亦不应报,于自他无益的缘故。”因为习气深浅差别的不同,会导致每个人想要修正自己嗔习的过程快慢不一。而且同样一种方法,不同的人采用它所能达到的效果也可能不尽相同。

瞋恚这个法有四个过程,叫作瞋、恨、怨、恼;瞋,是说在心中生起了不悦的念头;恨, 是说心中进一步产生了记恨的念头,乃至心里或者口上会冲对方说一句:“你给我记住!”这就表示嗔念已经达到恨的地歩了,当然记恨的时间长短,也可以表示出这个人恨的深浅程度的差别;怨呢?是说因为瞋与恨的缘故,然后进一步想要设计来报复对方;乃至于说,如果已经开始进行报复的行动,这就表示已经到达恼的阶段,会对对方造成恼害了。明白这个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自己瞋恚的势力达到瞋、恨、怨、恼这四阶段里面的哪个阶段?一般而言,假如你通过反观而能警觉自己已经达到恨的阶段,你应该如何处理呢?有句俗话说:“盛怒之下,切莫冒然决定。”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设想一下:“这件事对我的伤害到底多大?是否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是否有可能只是一个误会?”然后再加上前面对起嗔与离嗔利弊的观察思惟,能够在起瞋之后懂得对治从而离瞋,这样在各种境界里不断练习,最后能够达到不再起瞋的阶段。当然,我们今生对治嗔习能否有所成就,除了与我们每个人习气的轻重程度的不同有关以外,还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断嗔的决心与努力的程度而定。而如果嗔心已经达到怨与恼的阶段,他想要离开瞋恚的烦恼,当然就更不容易了!而达到这种阶段,一般而言,表示说他还不是开始学佛的人。

如果您嗔的习气通过上面的观察思维和努力对治而有了初步的改善,接下来我们就要了解:到底起瞋的是谁? 当然是我!那我又是谁?我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这个部分的智慧,就需要您去亲近可以如法如理的教导您正确知见和行门的善知识了。

三乘菩提学佛释疑系列,是针对一般初机学佛人对于学佛所可能有的疑问,正觉教团希望能够用最简单、清楚、容易实践,却又非常正确的佛教义理,来给大家讲解,给大家分析,希望您能从中受益,快乐学佛,快乐生活!

浅谈国画中的佛教人物:罗汉

浅谈国画中的佛教人物:罗汉

  作者:季穆翁

  (——略论怀一先生和他笔下的罗汉 )

  大凡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国人,基本都了解儒、道、佛之学理在国学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就组成传统文化精髓的这三教而言,儒学同道学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正统学理,惟独佛学一脉是东汉由古印度传入我中土。释家学理既是泊来之品,为何缘能在我中土数千年来存活及蓬勃发展,更不可思议的是它居然还能同我国经典的儒学、道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话题。

  依笔者拙见,这其中的因缘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曰释家学理极具有信仰性,它的讲义和思想很是能够迎合国人的信仰崇拜心态;二曰释家学理重在阐释心性,它的教理主旨重在讲究见性成佛,这一主旨在完全的农耕文明时代,恰恰又很迎合我国古人修身养性的秉性,纵以以上两点民族性的整体迎合,加上高层统治阶级的大力鼓吹和推崇,再结合其它诸多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就不难解释东渡的佛学在我中土生根发芽乃至蓬勃发展的根由了。依照此理顺推,一家外来之学有了适合它生长发育的土壤,那么释学最终能够占据国学精髓中的三足鼎立之势,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关于佛学在中土历代发展的兴衰史,不是本文阐释的内容,这里笔者不便过多赘述,本文重在阐述佛教中极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罗汉同我国另一传统国粹艺术(国画)之关系。

  佛教初传中土,约在公元纪年起始前后。据说东汉时,明帝梦见金人在他的殿庭飞行。次日,他询问梦中金人的来历,大臣说,那是西方一位叫『佛』的神。明帝于是派遣十数位使者前往天竺求取佛法。两年后,使者归来,他们带来了两位高鼻深目的僧侣,还有一匹白马驮着佛像经卷,正是这匹白马给中国人驮来了一种陌生的宗教和陌生的神。此后,两位高僧长期居住洛阳,译经传教,于是金光流传,法轮东转。这个『白马驮经』的故事一直被视为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起始,从西晋以来就在广大佛教徒中间流传。也是从这时开始,佛教逐渐发展成中国最普遍的宗教信仰之一。

  佛教在我国又被称为『象教』,因为它以图像作为传播教义的重要手段,有佛教的地方往往就有与之有关的形象,这就是佛教艺术的渊源。几乎是在佛教传入的同时,我国佛教艺术创作也开始起步,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艺术成为中国古代艺术中一个全新的领域,而佛教绘画,也成为绘画创作中的重要门类。在我国,由于民众对佛教的普遍信仰,使得佛教绘画受到社会各阶层的爱好,历史上许多享有声誉的画家和文人,都曾致力佛教绘画的创作与探索;而广大的民间画工,则创造了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不朽之作。

  在佛教绘画中,佛、菩萨、罗汉、高僧以及佛国天堂、地狱里的『天龙八部』众神鬼都是常见的形象,他们组成了神奇的佛国世界,佛教通过他们的事迹告诉古往今来的信徒们人生的种种生死轮回和善恶报应,从而宣传它的教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受中国文化的浸润,并与之相融合,逐渐形成中国式的佛教。同样,佛教绘画作为一个外来艺术品种,也经历了一个本土化演变的过程,与此同时,它又和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审美潮流以及艺术样式相融合,在题材、风格上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佛画的创作先后形成了几种主要样式。南北朝时,来自中亚曹国的画家曹仲达创造了衣服紧贴身体而显露曲线的『曹衣出水』的佛像样式,人称『曹家样』;张僧繇运用『凹凸法』(以色彩的浓淡烘托阴影)塑造了一种『面短而艳』的佛教人物形象,人称『张家样』。此外,陆探微创作的反映南朝士大夫审美好尚的『秀骨清像』人物样式,也曾在佛像制作和绘画中风行一时。这些都是在吸收外来样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本土特点的艺术样式。进入唐代以后,佛教绘画完成了它的民族化进程——吴道子用极具表现力的笔墨线条,以敷色简淡的『吴装』塑造出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周眆则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水月观音』形象。『吴家样』和『周家样』成为后世佛教人物画的典范。

  唐代以来,佛画人物越来越多地流露出一种世俗的审美趣味,这主要表现在这些人物形象充分体现出来自人间的现实性的美感要求,人性化成分不断增强。在当时的一些绘画中,出现了『菩萨如宫娃』的现象,更有甚者,一些画家径直以豪贵家中的姬妾形象进行创作。宋元以后,禅宗、净土宗的盛行,加剧了佛教的通俗化,同时也使世俗化趣味进一步渗透到佛画当中,这令佛教人物画在内容上与过去有了更大的不同。首先,禅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的理论使得人们对佛祖五体投地的崇拜之情渐趋淡化,而菩萨、罗汉、高僧则由于更接近人性而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日常信仰。其次,佛性的理想化、佛经对佛的形象的严格规定,使得人们不可能对佛像进行太多创造性表现,相反既有神通法力又兼有人性的菩萨、罗汉和那些富于传奇色彩的高僧形象,更适合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创造。由宋元至明清,罗汉像、高僧故事题材在绘画当中的流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那些画中的温婉善良的菩萨、美丽动人的天女和性格各异的罗汉已不再仅仅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他们身上充满人情味,更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美好、高尚的人格理想的化身。

  中国水墨画的意境深受佛理的影响,可以从宋元以后的禅画中得到印证。禅画虽从唐代僧人贯休写十六罗汉开其端倪,但文人画以水墨写意到了北宋才真正兴起,所以宋元时代高僧大德以禅画度众生之事屡见不鲜。在中国画史上,以王维为代表,创风气之先。作品被称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精研佛道,深受佛理与道家的熏陶,故能写出寂静自得的意境。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禅画是中华文化的绚丽灿烂花朵。中国人对天人合一的思维意识,善于用水墨画来表现出宇宙万物最高妙的境界。而水墨画也最能发挥写意的内涵,“笔气墨韵”的发展已成为东方绘画艺术和美学欣赏的重要特色。从“有象”到“无象”,又从“无象”到“有象”,还在于衬托出“道象”。

  前几日,承蒙乡党同道波洋学兄引见,有幸结识了二月书坊的主人怀一先生,在同先生的短暂交谈中,深感先生为性情中人,所谓的性情中人,也就是真性情,真趣味。《宣和画谱》前言中有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也者,虽志道之士所不能忘,然特游之而已。”艺术的最大功用莫过于对社会的精神领域以贡献。“道俗瞻仰,忽若亲遇”,佛教绘画给读者的心灵触动和艺术感觉,是崇高而透彻的,中国敦煌壁画杰作,即为佳例。拜观先生悬挂于墙头的数幅《罗汉图》,不由得心羡先生笔下的诸罗汉灵光独运,质朴脱俗,再凝神细观之深感先生弄笔运墨,遗貌取神,写出来的都是主观的感受。古人论画,重风骨,重品格,重境界,董其昌讲“士气”,按我的推测,都可以作“情怀”解。“情怀”本来是人之为艺的基本起点,一个人倘若没有情怀,我敢断定这个人绝画不出上乘之作,纵使勤笔不辍亦难达到艺之妙境,所以不管怎么说,艺事总还是需要天赋和创造性的,需要具备“澄怀观道”的灵性和修养,更需要干净的内心和坚定的精神。驻足先生画前一幅幅用心揣摩,惊叹先生笔笔真可谓得心应手,意到笔随,不象之象有神,不到之到有意,不囿规矩,自成一格。怀一先生对人生的体验与咀嚼,常能在画面写出几分耐人寻味的禅门佛理来。早年曾听一位美评家讲过,研究一幅禅画,重点不在于画面技巧的好坏,而在于悟道心境的流露。禅者讲究不让人执着,虽本无常法,但亦是法。我观怀一先生笔下的禅画《罗汉图》,首先感到先生的画作背后所写乃真正的玄机禅理;以我拙见禅画的意蕴情趣,意会更胜于言传。画家与读者之间能在玄机、奥妙处会神、会心,似浴清风、如饮醍醐,其中滋味惟有自知。所谓神品、逸品,如同天然之物、造化之功。这样的绘画,非为人使,行而无痕,墨妙心会,机缘天成。

  后听波洋学兄告知,说怀一先生爱文化,也爱朋友,还说先生平时忙,很少动笔,动笔则妙趣横生,高士、罗汉、花鸟、清供皆能拿来入画,且能直入个山、冬心法门,得知这些让我从内心深处更加崇拜先生。再后来,我在网上查阅了先生不少资料,还得知怀一先生自幼受祖父的影响嗜好写字画画,稍长涉足文坛,二十几岁就得过“山西文学奖”,曾被一些文学前辈寄予厚望。只可惜,先生不是安分之人,做事喜欢率性而为,登入文学的殿堂,却不为其中的风光所动,先生心里惦念的却仍然是绘事,梦想的是做个真正的画家。大约在10年前,先生负笈进京,不为稻粮谋,不迎合市场画画,也是为了做个好画家。怀一先生在京城曾先后做过报刊编辑,出版策划,后来自己开了间“二月书坊”,专做图书设计。波洋学兄还说怀一先生设计的书,在出版界大大有名,而且还得过全国图书奖。对设计我是门外汉,听波洋学兄说,怀一先生能把中国的文化符号和平面设计结合得恰到好处,我听后深感这是波洋学兄对怀一先生予以肯定的评价。有时候我常常想:怀一先生有绘画的天赋,有深厚文采的支撑,更有对绘画宗教般的情怀,且先生喜欢金农、齐白石,更追摹两位先贤那种意境简约、做派朴素的笔墨,待以时日,倘若先生的画还画不好,那就是奇大怪事了。

  宋人文舆可画竹讲究成竹在胸,其意旨在强调画竹前胸中必须储备各种竹的形态,这样画竹便如同写竹,既是随手沾来也可得竹之神韵。怀一先生,生于晋地大同,这里不仅出产乌金煤炭,还有闻名于世的四大摩崖石窟之一的云岗石窟,怀一先生自小生于斯长于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先生又是性情中人,想必先生心性必定好佛,这样就不难断定——石窟中诸佛菩萨、罗汉的其形其态,恐怕早已熟捻在先生心中了,先生数年如一日,潜心瞑想,悟得其中三昧。心境流露出来的就是有那一种自然、幽玄﹑脫俗、靜寂之情味,融情达理,可圈可点,禅意洋溢,先生妙心,蕴含人生哲理。大千世界,活活泼泼、生生不息的永恒境界中,先生的画缘心境,无疑是一缕清新的惠风;再加上先生聪慧的悟性和文学修养,能画出自成风格的禅画《罗汉图》,对先生而言也就是自然之事了。怀一先生的禅画笔墨,初看似乎“不好看”,进而越细品你会觉得越有味道,其画作中苦涩、疏淡的禅意笔墨,透出的不仅是先生骨子里一介书生的文气,更是塞北汉子的干练与豪爽。

  一句话我喜欢怀一先生的画。

标签: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