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网首页

首页 >> 城市分站

汕尾放生鱼去哪里买好

 2023-04-11 15:38  


第六章 六妙法门

上文第四章所讲的调和功夫,虽然把调身、调息、调心三者并说,仍偏重在身的方面;第五章所讲止观法门,则偏重在心的方面;这章“六妙”法门,则着重在息的方面。息是生命的本源,假如一口气不来,那时身体便是一个死物,神经不再有反射作用,心也死了,生命就此完结;惟有依靠这个息,把身心两者联结起来,方能维持这个生命。鼻孔气体的出入,就依靠这个息,我们肉眼虽然看不见气体,而气体确是有形质的,有形质就是物,既是物,那就属于身体的一部分。我们知道息有出入,能够知道的就是心,它属于精神的一部分;可见这息所以能够联结身心,就因为它的本身也是身心一部分的缘故。

六妙法门专教人在这个息上用功,是静坐彻始彻终的方法。学者修习止观以后,进修这法固然可以,就是没有修习止观,一直学这法门,当然也可以的。

六妙门有六个名称: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什么叫数呢?就是数息。数有两种:(甲)修数:学者入坐后,应先调和气息,不涩不滑,极其安详,徐徐而数,从一数至十,或数入息,或数出息,听各人的便,但不应出入都数。心注在数,勿令驰散,若数不到十,心忽他想,应该赶速收回,从一重新数起,这叫“修数”。(乙)证数:数息日久,渐渐纯熟,从一到十,自然不乱,出息入息,极其轻微,这时觉得用不着数,这叫“证数”。

此后应该舍数修随,随也有两种:(甲)修随:舍掉前面数法,一心跟随息的出入,心随于息,息也随于心,心息相依,绵绵密密,这叫“修随”。(乙)证随:心既渐细,觉息的长短可以遍身毛孔出入,意境寂然凝静,这叫“证随”。久而久之,又觉得随息还是嫌粗,应该舍随修止。

止也有两种:(甲)修止:不去随息,把一个心,若有意,若无意,止于鼻端,这叫作“修止”。修止以后,忽然觉得身心好像没有,泯然入定,这叫“证止”。用功到这地步,学者应知定境虽好,必须用心光返照,令它明了,不着呆于止,这时应该修观。

观也有两种:(甲)修观:这时于定心中细细审视,微细的息出息入,如空中的风,了无实在,这叫“修观”。如是观久,心眼开明,彻见息的出入已周遍全身毛孔,这叫“证观”。此处止、观两法,虽然与上章的止观名字相同,而意义略异;因为上面所说止观是从心下手的,这里的止观是从息下手的。修观既久,应该修还。

还也有两种:(甲)修还:我们既然用心来观照这息,就有能观的心智,所观的息境。境与智对立,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应该还归于心的本源,这叫“修还”。这能观的心智是从心生,既从心生,应随心灭,一生一灭,本是幻妄,不是实在。须知心的生灭,好比水上起波,波不是水,波平方见得水的真面目;心的生灭,一如波浪,不是真心,应观真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无观心,无观心也就没有观境,境智双亡,这叫“证还”。既证已,尚存一还相,应当舍还修净。

修净也有两种:(甲)修净:一心清净,不起分别,这叫作“修净”。(乙)证净:心如止水,妄想全无,真心显露,也不是妄想以外另有个真心,要知返妄就是真,犹如波平就是水一样,这叫“证净”。

以上六妙门,数与随为前修行,止与观为正修行,还与净为修行的结果。因此六门中间,以止为主,观只是帮助这个止,叫它了了明明,然后能够得到还与净的结果。

真圆法师答:好累….好累……………?

问题补充:

大师:阿弥陀佛。

今天我心情着实难过极了……世间真的好苦,我丈夫生病12年,我嫁给他一年后发病,照顾他理所当然,但是他常三天两头出状况,个性固执,医生叫他不能骑机车,但是他都讲不听,每次他骑机车去我婆婆家时,我都心惊胆跳,怕他发生事情,今天他帮我婆婆买菜时,机车被偷走了,于是我和他去警局报案,做完笔录,我看他走路颠颠倒倒,教他搭出租车回家,他硬是不肯,于是我动怒了,其实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回家后我打电话给婆婆,责怪她叫他儿子去买菜是危险的事,要买菜可以叫我买的,这些话曾经告诉我婆婆N次了,挂完电话,眼泪飙出来,大哭一场,我每天都想离婚,每天都想,每分钟都想,但是又于心不忍………..

我茹素3年,但我丈夫一日无肉不欢,我常苦口婆心劝说他,该说的都说了,就是不听,不听也就算了;因为他没有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每天我都要帮他准备三餐,我必须要买荤食给他吃,心理怪不舒服的。

我丈夫睡觉时,常发出低嚎声,睡在他旁边,神经都需绷的很紧,生怕临时要送他到急诊,医生也看过了,就是没法子。

「于心不忍」让我犹如生活在炼狱,痛苦又煎熬,无奈又折磨……………..(提问者:slinya)

答: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对于你的今生遭遇末学深表同情,也祈愿你的先生能够恢复健康,你们过上正常人的日子。

人生就是充满各种痛苦的生死历程,疾病、夭折、贫困、挫折落拓、愚贱、失意等使我们脆弱的灵魂每日被无情煎熬着。面对这些烦恼、痛苦,有些人能够找到妥善方法化解,有些人则怨天尤人,有些人则消极沉迷,有些人甚至选择逃避,更有甚者铤而走险。

可是我们知道吗?我们今生为什么会有如许多的不如意?由于我们无始劫流转六道苦海造就无量罪孽,即身、口、意三业罪障如须弥山积。

疾病乃缘于不关怀病人、致有情患病,夭折缘于杀生害命、邪淫,贫困缘于偷盗,挫折落拓缘于两舌、綺语、恶口;愚贱缘于贪嗔痴,如此等等。可是我们今生为人脱毛卸甲却浑然忘记前劫罪孽,依然颠沛红尘火宅而不知出离犹如俎乐粪池。

明白人生的各种苦难缘于我们所种植之“恶因”,所以今生遭遇“恶果”就不能怨天尤人。同样我们今生如果富贵、顺遂、健康长寿、如意,那是我们曾经积累的福德“善因”之“善果”——俗言所谓福报。

“苦尽甜来”,在因果循环的层面上理解就是先将“恶果”消化,积累了福德才能享受“美好”。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若想求得改变,诚如毛泽东言“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思变”之策惟有皈依三宝,“干革命”就必须清洗罪孽“革”自己之“恶命”以便“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至于改变之途径,皈依三宝后,请教具德法师当会给你适当指导。(顾问团:真圆法师作答)

标签: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