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网首页

首页 >> 城市分站

万盛哪里放生鸭子最安全

 2022-12-03 13:21  


外道与佛教的比试

在一个国家里,国王信奉外道六师,而他的儿子却信仰佛教。

太子的佛师是一个穿白衣服的人,具有很高的道行,也很有名望。外道的五百人众见白衣贤者的名声盖过了他们,很是嫉妒,于是想出一条诡计来陷害贤人。

他们推举一个婆罗门向国王提议说:「现在我们国家同时奉行婆罗门教和佛教,一国盛行两教,国人的思想很难统一。我们婆罗门教愿意和佛教的代表比试,约定如果一方败落,就终生为对方的奴仆!请国王答应并亲自评判。」

国王同意后,这些外道婆罗门就与佛师达成比试的协议:双方各捉一只鹿,然后让两只鹿角技,谁的鹿落败了,谁就成为对方的奴仆。达成协议之后,双方各自入山寻鹿。

婆罗门五百人都很擅长骑射,于是用箭来射捕大鹿,他们一下子就抓到了鹿,但因为是用箭射捕,所以都把鹿的左眼贯穿了,每只鹿的左眼都受了伤。

太子的佛师,即白衣贤者入山之后,不忍杀生,只是坐在一棵树下禅定,默念佛经,虔诚祈祷佛的法力来帮助他,以弘扬佛家之道。这时,只见一只五色大梅花鹿从地底下站出来,活蹦乱跳,既美丽又雄壮。贤者见了非常开心,高高兴兴地牵着鹿回家。

婆罗门外道五百人知道贤者得到一只雄壮健康的五色梅花鹿,十分惊慌,便想把这只鹿骗到手。他们趁贤者出门时,派人故意对贤者的妻子说:「你的丈夫就要拋弃你到山里修行了,都是因为这只不祥的梅花鹿破坏你家里的安宁啊!」

妇人听了很生气,马上把鹿赶出去,送给婆罗门。贤者回家后发现鹿不见了,问妻子说:「我牵回来的梅花鹿哪里去了?」

「这头该死的畜生!你为什么牵头不祥之物到家里来?我早把它赶出去了!」妻子气呼呼地说。

贤者听后很担心,想到马上就要角技,输了便无法弘扬佛法,没有鹿该如何是好呢?他重新回到山中,仍旧坐在树下,念佛诵经,向佛表示忏悔。只见一道金光从地里射出,那贤者面前出现一颗宝光四射的神珠。这颗珠子里能看到事物的过去未来,实在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贤者拿到神珠,仔细观察,发现那个骗走鹿的婆罗门正出门办事,于是拿着神珠来到婆罗门家门口,炫耀着手中的宝珠。

婆罗门的妻子见有人炫耀宝珠,心里大为不服,便把五色鹿从家里牵了出来,对贤者说:「神气什么!你有宝珠,我有五色鹿,你的宝贝是死的,我的可是活的呢!」

贤者见妇人把鹿牵出来,马上对她大喝道:「国王有令,让我驯养这只五色鹿,你却把它偷走,难道不怕被杀头!」

妇人听了又惊又怕,赶忙战战兢兢地解释说:「这可不干我的事,鹿是我丈夫牵回来的,请您把鹿牵走吧!可千万别说是我们偷的。」
贤者见鹿已到手,就不再与她理论,牵着鹿离开了。

到了比试的日子,婆罗门各自把猎捕到的鹿牵上来。这些鹿因为都被射伤左眼,几天来化脓的化脓,溃烂的溃烂,真是又脏又臭。国王见了,心里又生气又为他们惋惜,但是也没有办法。

这时,只见贤者不慌不忙的把五色梅花鹿及明目神珠一起带到大殿上。这两件神物五色缤纷,金光耀眼,大放光芒。国王和文武百官看得目不暇给,眼花撩乱,人人大开眼界,赞不绝口。

这时,五百婆罗门外道人众像泄了气的皮球,还没角技就丢尽颜面,胜负自不必提了。

按照事前的协议,五百人都将终身为佛师的奴仆,他们的妻子也都和他们一样,成为贤者的奴婢。贤者向这些婆罗门讲解佛的教诫,将他们收为信奉佛教的弟子。

稻城放生


稻城放生

稻城放生的由来:在藏族地区,很多习俗都是与宗教联系在一起的,放生也是如此。

据藏族历史记载,西藏古代盛行的原始宗教是本教,也称黑教。“最初流行于后藏阿里一带,后自西向东传布到西藏各地。崇奉天地、山林、水泽的神鬼精灵和自然物,重祭祀、跳神、占卜、禳解等”(《宗教词典》)。由于对各种神鬼精灵和自然物的敬畏,本教徒常用牺牲祭祀并伴之破坏大自然的行为,史书记载曾出现过“血流成河,肉堆成山”之说。可见,当时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

由于历史的前进时代的更替,高原上佛教替代了原始本教。

藏传佛教与本教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提倡不杀生,随之又有了“放生”之俗,并延续至今。如今的西藏和广大藏区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家家都有余粮余钱,放生之俗也更广泛更普遍,有放生之举的家庭也更多了。

放生行善求平安:稻城放生作为一种藏族民间文化,在广大藏族地区因富裕程度不同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仅表现手法多样,心理、目的也各异。

感激、疼爱农区家家有耕牛,地里的活它出力最多,农民对耕牛爱护备至,农活累的时候,每天都要给耕牛开小灶;对耕牛从来不乱打更不会随意杀掉,直养到它老死为止。有些人家还将自家老死的耕牛头埋在地里,待其皮肉腐烂后,把骨头取回家,并在头骨的正方刻上六字真言,挂在自家的屋檐下,表示对它的怀念、对它的感激和尊重。

无论农区牧区,藏族人家家养奶牛,喝的牛奶、用的酥油都是它的恩赐,所以在家畜中奶牛也最受宠。许多山村都有将奶牛尤其是老奶牛放生的习惯。有些奶牛从小就生活在主人家,跟随主人十多二十年,和主人家庭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为主人家做出了不少贡献,“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所以当它老了后,主人对它就更加关心、更加疼爱,不打不杀任其自由地生活。

求家人平安为了求家人平安而专门放生,这种做法在稻城藏区最为普遍。有的人为了求全家人的幸福和吉祥,就将自家某一特定的牛或羊作为放生对象,任其自由生长,不耕、不驮、不杀、不售,死后其皮肉也都不用。也有的人家在自家的羊群中选出一只或几只公羊放生,在它的耳朵上穿个孔,系上不同颜色的布条以示区别。在康巴藏区山里草坝子上常年散落着几只、几十只一群的放生羊,其主人已经完全放弃了对它们的所有权。

在康巴稻城藏区,最常见的、为数最多的是放生公鸡。当家里有人生病时,就请活佛或道士打卦,然后将一只或几只公鸡放生,把它送到神山或寺庙里,不管不杀,即使它回到家中也不杀,任其自生自灭。在那些地方的神山或寺庙周围,四季都有成百上千只公鸡,都是当地人放生的。

保护生态放生对象不仅是牛羊,还有鱼类及野生动物,所以其结果达到了保护生态的目的。如大多数座落在水边的村寨藏家,从来不打渔,也不吃鱼肉。有些上年纪的阿爸阿妈还经常守在河边,劝说外来渔人不要打渔,甚至将他人打来的鱼买下再放回到水里将其放生;有的人在山上见到受伤的动物,不但不杀它,还给它食物、帮它疗伤,直至伤好再放归山中。

更严厉的是,很多地方将本村四周的山和水列为禁山禁水,并且有专人守护,不准任何人上山打猎、下河捕鱼,不准伐木打草甚至放牧等,如果违犯,打猎的枪、捕鱼的网等劳动工具,则会被没收,还要按村规民约予以经济上的处罚。

放生和谐了人与自然:放生之俗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自这一习俗在民间普遍为人们接受后,使原来在本教影响下的那种无节制地宰杀家畜、捕杀野生动物,毁坏森林等现象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它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平衡的作用。禁止乱杀乱伐、积极保护牲畜和野生动物、保护大自然在藏族民间逐渐成了一种自觉行动。久而久之使藏族地区很多地方的人和自然距离很近很近,人和自然相处得也非常和谐。康巴藏区人称中国西部太阳谷的得荣县一带,只要有人在河边行走,河里的鱼儿们就游到河边来,并且不停地跳出水面,若有人手拿食物伸进水里,鱼儿会毫不畏惧地从人手里抢食吃。得荣境内还有一座人称是“打开藏区108座神山的金钥匙”的翁甲神山,山里藏马鸡、松鼠、山鸡、兔子等各种小动物到人家里作客的事屡见不鲜,如果不给它食物吃,它们是不会轻易离去的。这一切都和长期生活在那里的藏族人民对它们的保护、爱怜是分不开的。

过去藏民族赋山水予灵魂,将其当作神山圣湖而崇拜、敬畏,所以使许多藏区的山山水水能得以完好地保护,如今这些山水又被列为自然保护区,就更为人们备加爱护。人称香格里拉的康巴藏区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得荣县境内的下拥自然保护区内,动物、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之多、保持原始状态之完好,这在许多地方都是无法与之相比较的,而这些地方正是当年被人称为神山而一直保护的禁区。

放生也令人困厄窘迫:放生之俗源于宗教,由于有些地方无节制地放生,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的农牧民盲目地将全家人的平安、吉祥、来世的幸福寄托在放生行为上,牲畜倒是“解放”了,一家人却靠政府救济度日,为了来世,不惜自己和家人的今生贫困窘迫,心甘情愿地过苦日子。更甚的是,家里遇到了困难、有人重病缠身或是遭了灾,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而是企图通过放生来求得奇迹的出现——病人康复了、困难消失了等等。有的牧民把“百头牛”、“千只羊”视为富裕的象征,并且恪守佛教“不杀生”的思想信念,宁肯将牲畜养到老到死也不肯杀、不肯出售,甚至将成群的牛羊赶到山上放生,不仅破坏了草场、浪费了自然资源,还致使资源不能转化为商品,群众生活得不到改善更谈不上提高。
分享到:0Loading...

标签: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